使用兒童耳機真的可以保護聽力嗎?這個問題是眾多購買兒童耳機用戶最關心的問題,大家都知道帶兒童耳機就是為了保護兒童的聽力,但是使用不科學反而起不到保護聽力的作用。
有醫(yī)學資料表明,當人耳聽到的音量達100分貝時,時間較長可造成不可恢復性聽力損傷;當音量高達110分貝時,足以使人體內耳的毛細胞死亡,嚴重者還會造成聽力喪失。而人的聽力下降都是從高頻水平聽力向低頻水平聽力開始擴展的。如果高頻水平聽力損失引不起人們的注意,噪聲污染仍然存在的話,其他頻段的水平聽力就會出問題,慢慢就會影響人們的正常語言交流。
聽力損失是什么?毛細胞是聽覺細胞,外毛細胞有12000個,內毛細胞僅僅只有3500個,數(shù)量十分稀少。最重要的是,毛細胞損傷以后是不能再生的,毛細胞損傷會對耳蝸的神經(jīng)部位的聽力有影響,如果聽力一直在損傷的話,是無法修復的,聽力只能走下坡路。
很多兒童都接觸到各種移動終端和學習機,會經(jīng)常使用耳機。兒童耳機主要是針對6-12歲的兒童而設計的,使用的安全分貝控制系統(tǒng),可以對兒童耳朵進行有效保護。人類聽覺所能達到的范圍大約在20Hz-20000Hz之間,60-85分貝是兒童成長發(fā)育的最佳音量范圍。
聯(lián)合國下屬的世界衛(wèi)生組織最新發(fā)布數(shù)據(jù)稱,目前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。只用耳機要遵循“60-60”原則,這是一種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,即:使用耳機時,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%,能調至更低最好;連續(xù)使用耳機的時間則不宜超過60分鐘。睡覺時不使用耳機,耳塞夾在枕頭和耳朵之間,會對鼓膜造成傷害,如果聽音樂睡著了,耳朵處于休眠狀態(tài)時,所受的傷害會更明顯。